
丰碑与粪土
发布时间:2017-07-15     浏览量:3590   分享到:
丰碑与粪土
华夏大地,贪廉皆存,繁森廉洁为公立丰碑,宝森贪腐享乐变粪土。孔繁森、王宝森同为领导干部,却以不同的情感鞭策着千万党员、震撼着数亿人民。
孔繁森作为党员,两度进藏,历时十载,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踏险履艰,克尽职守,爱民胜父,心系藏胞,扶危济困,情暖高原,以他的党性修养和人格力量在人们心目中构筑起一座丰碑。
王宝森同为党员,身为京官,思想腐败,自私自利,滥用职权,大肆侵吞,挥霍公款,道德败坏,不知廉耻,声色犬马,生活糜烂,他的堕落行为,被人们视如粪土,并添上一口绿痰。
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余得利有句至理名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确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钱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在孔繁森同志逝世之后,人们发现他身上只有8.6元,清点他的遗物值不上500元,他的家庭还欠债19000元。人们不禁要问,身居高位的孔繁森为什么会穷?他的钱用到哪里去了?孔繁森本不该这么穷,只是面对生活还不富裕的人民群众,他自愿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平,他把节省下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钱物,几乎全部捐献给了藏族同胞。当钱仍不够用时,他甚至不惜卖血来补贴救助藏族孤儿。在孔繁森的心目中,个人的金钱、健康、鲜血乃至生命比起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对比之下,王宝森展现的是另一派“风光”,他拜倒在金钱之下,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攫取金钱、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他贪图享乐、一掷千金,挥霍的公款人民币达8433万,港币达2716万元,美金近7万元。他不仅把自己的腰包塞满了,把家族的腰包塞满了,把情妇的腰包也塞满了。他那道德沦丧、挥霍人民血汗的腐败行径,怎能不激起人民群众的愤慨?
孔繁森与王宝森的鲜明对照,说明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干部和党员,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人生没有草稿,篇篇都是正文。
追求进步、完善道德,是社会开展的主流。让我们一起深刻思考该选择和保持什么样的人生观吧。不同的人生观将会把人引向不同的境界:我们若崇尚孔繁森式的追求,就会不以善小而不为,就能一点一滴塑造出完美的心灵和品格;我们若是羡慕王宝森那样的“潇洒”,则会以恶小而为之,最终一步一步滑向邪恶的深渊。在两种人生观的拔河赛中,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会站到正确的位置加油使劲。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会随着党龄增长、职务上升而自然取得。我们的同志必须经常增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一辈子为人民的利益努力工作。”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也将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因为,我们要竖起一座丰碑,不能成为一堆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