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无意看到某公众号推文标题有这样一句话“最美人间七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很美、很吸引人的一个标题,但我却更偏爱另一个更为简单的标题——读书,不止今天。常常听姐姐抱怨,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读书”成为了每天固定的一项作业,作为家长的她每日夜间与孩子的对语中也增加了一句“快来读书啦”,而后看着孩子拿着书慢腾腾的爬上床开始阅读,而她则要忍着“怒火”为他们拍一张穿着睡衣或是背心读书的照片,而后上传到班级群内。总感觉,读书成为一项被动完成的“任务”,失去了它本质上该有的快乐。读书,成为现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负担,而不再是繁忙生活中休憩时的享受,已然变了“味道”。
在今日这个飞速开展的智能化时代,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都被电子能源所代替,纸质书阅读的时光与人数都骤减。而我,也一样很少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静静阅读,但初中时期借书的时光却总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初中时,我异常迷恋各类杂志、小说,但无奈于生活费较少、囊中羞涩无法去买那么多的书籍,所以“租书”阅读成为最佳的选择。记忆中,那时候租书是按天计算,根据租的书不同分别向书店缴纳5角和1元的“租金”,尽管每一本租到手的书都已经被别人翻的书角折损或破旧不堪,却毫不影响读书的喜悦与热情。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借阅书籍后我们总是会争分夺秒的去阅读,课间、睡觉前,甚至课中都会把书偷偷的夹在课本中阅读,偶尔还会被老师“抓包”斥责,依旧阻挡不了我们借书阅读的热情。那时候的杂志都是连载的,而一些小说也会随着杂志每期更新一篇,能够很好的抓好读者的“味蕾”,为了可以读到连载的完整小说,我总是节省买早饭的钱,去一期一期的“租书”,那个书店的胖胖老姨也会在看到我的那一刻便眉开眼笑。20多年后的今天,租书店早已不存在,随处可见的书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这个四线小城市的图书馆也已经放置着整整四层的书籍供读者阅读、借阅,但是肯放弃时间去阅读的人却越来越心,能够真正懂得、愿意享受阅读时光快乐的人也越来越少。我多想告诉每一个孩子,阅读,不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种习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读懂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一本好的书籍,就是一个能够指引你沿着正确道路前行的老师,是能够打开你心灵枷锁的“钥匙”,是陪你走过黑暗、消极时光的“好朋友”。当你真正懂得阅读,你也终会懂得,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从来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上的一种阔达与寄托,是能够在仿徨时点醒你的一句良言,是可以与你产生共鸣、带你走出抑郁困境的一个小故事。读书,不止今天,是朝朝暮暮,是分分秒秒,是一种静坐家中阅览世间景致的小美好,是捧一杯咖啡、品味人间百味后的豁达与自在。你读过的书,终将会滋养你丰盈你的整个世界,会带你去到更加高远辽阔的地方,陪你优雅、从容的走过漫长而美好的时光。一起读书吧,今天,不止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