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中祖母已年逾耄耋,每每看着她,不知三十多年前这瘦小的身形如何在承受巨大痛苦下养育我成人,虽日渐消瘦却不影响她独自在老家日常起居。今年5月份突然的头晕住院消磨了些许精神,更成了我千里之外的牵念。幸得前段时间终于做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随我呆了半个多月,也开启了我们的重阳之行。一、陕北行
宽敞明亮的西安站里我看着祖母的眼神,如同孩童发现新世界般满是新奇,她说起自己也是儿时才坐过一次火车,已然对此行充满了期待。绿皮火车的卧铺甚是宽敞,虽没抢到下铺,却遇到府谷的一对叔叔阿姨,阿姨爽朗地答应了换铺的请求,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嘛。一路四个人谈笑着生活,祖母依靠着被子,不断望着窗外风光,从平地高楼到沟壑窑洞、从山丘森林到沙漠草原,她兴奋着说起陕北红军艰辛长征的故事,说起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社、八十年代甘肃麦客来家里收麦,那些场景无一不怀旧着过往岁月,更多地是对现在生活的欣慰。
锦界家里妻子已收拾好床褥,还炖了软糯的排骨,祖母便也住了下来。广场上去看看陕北秧歌,看场公司为值班人员家属准备的电影,沙发上翻着重孙女的画册,老人家在努力尝试适应来陕北的生活。
为消遣时光又不打搅孩子学习,我给她的卧室也装了台电视,每次下班回来,她会笑着说道:“碎女子怎么耳朵那么灵,知道你们回来了就腾得从床上跳起来跑出去写字了”,我便也想起了儿时一模一样的场景,还多个程序是,那时自己还不忘站上小板凳把电视机罩给罩上。
二、北京行
国庆值守的5天里,公司生产运行稳定有序,我迎来了换休的假期,祖母却在楼宇里呆不住了。想起她不断念叨着我父亲年轻时在天安门前的留影,让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同时也得到了妻子和女儿的大力支持。
经过对老人家身体状况的检查判断、和航空公司的沟通确认、制定北京之行的初步计划,7日我们登机啦。重阳佳节前,登高望远时,飞机上的风景更让老人家大开眼界,祖国大好河山一览无余,欣喜地她也配合着我一起自拍起来。
祭祀祈福的天坛公园、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工匠精神的国家体育场鸟巢,老人家一路走走停停,嘟囔着又花了不少钱的时候,我也能体会到她内心的开心和激动。在逛天安门广场时,她笑谈两个重外孙在白鹿原影视城学着她双手放在背后弯腰走路的样子,我知道,她是又想老家了。
三、老家行
祖母坐飞机时的状态挺好,于是我们又飞回了西安。飞机上陪她翻看着以往照片,不经意间翻到老家的土坯房子、翻到祖父母和我的合影,我看祖母愣了一下,我知道祖父的离去不单单是我们晚辈的遗憾,更是她老人家心里一辈子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正因为祖父没有享受到我们日渐好转的生活,我的内心深处更对老家、对祖母有一股难舍的深情。
回到家的祖母拿起竹篮便一头扎进了她的小菜园里,豆角、茄子、西红柿、辣椒等都成了囊中之宝,采摘到夜幕降临还依依不舍,生怕过上一夜这些蔬菜长腿跑了似的。趁着与她回家的路上,我说您把身体养好,下次再出去逛逛,她连忙说不了不了,可我早已下定决心,下次有机会一定还要带她再出去看看。晚上10点多,我听到她卧室里传来了轻微的鼾声,北京之行在逛景点、赶飞机的兜兜转转中基本也没消停,回家了肯定能睡个好梦,不知道她老人家的梦里是天安门广场的花篮,还是家里养的猫咪呢?来回二千五百多公里的行程暂告一段落,写在旅途中,回想重阳节的习俗,吃长寿面、登高望远,在不经意间也都实现了。从西安周边景点的游赏,到陕北红碱淖的风光,再到此番北京之旅,短暂时光里自己深深地体会到,岁月不等人,尽孝须趁早,我和家人们也更期待下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呢,准备好了吗?